中新網西寧11月9日電 題:青海囊謙受傷雪豹千里“轉院”記
記者羅云鵬
9日,從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傳來好消息,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囊謙縣受傷雪豹經過千里“轉院”救護,已能夠自主站立,并在無輔助情況下踉蹌前行,恢復基本行走能力。
上月16日,青海省玉樹州囊謙縣著曉鄉尖作村護林員普布和江巴多德在巡護途中發現一只雪豹,在當地牧民幫助下,將其送往附近的德加寺,交由寺院照看,同時向當地林業和環保局、森林公安等部門報告基本情況。
“發現受傷雪豹后,囊謙縣緊急成立了救援小組迅速趕往德加寺,對受傷雪豹救護工作進行安排布置。”囊謙縣副縣長成林才仁介紹,“由于缺乏專業知識,加上雪豹雙腿無法行走,不吃不喝,(雪豹)體質十分虛弱。”
10月18日,北京林業大學雪豹研究專家肖昶羲為負責人的救治小組飛抵玉樹,初步判斷受傷雪豹是腰椎受損導致其下半身無法行動,進一步檢查發現其膝關節皮膚磨損,下半身伴有水腫和炎癥,并已受傷多日。
10月19日一早,專家小組帶著雪豹血樣和口腔上皮細胞樣本就趕回北京進行化驗分析。期間,囊謙縣救援小組也多方尋求治療方案,推敲著各種救助方案。
為避免延誤最佳治療時間,10月23日在囊謙縣多部門及德加寺僧眾共同努力下,該只受傷雪豹被送往囊謙縣人民醫院拍攝X光。
成林才仁介紹,經檢查,救治小組認為囊謙縣當地不具備進一步治療的條件,遂經逐級請示,于10月28日上午8時由囊謙縣森林公安局局長阿丁帶隊再次“轉院”至1000公里外的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
“一路上心里非常緊張,既怕雪豹出什么問題,還擔心雪豹傷人。”阿丁說。
10月28日20時左右,北京動物園獸醫院院長盧巖、北京中農派德動物醫院院長于萬才、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副園長齊新章及獸醫何順福組成會診專家組,現場對受傷雪豹情況進行確認。
“受傷雪豹為雌性,根據牙齒和毛發判斷,年齡約3歲左右,體重約20公斤,較同齡雪豹瘦小。”齊新章介紹,受傷雪豹雙后肢無法站立,觸碰幾乎無反應,雙腿右側有明顯摩擦損傷。
據了解,10月16日至27日,受傷雪豹“病號飯”由牛肉和清水組成,由于無法自主排便,每日均由囊謙縣森林公安局干警用手輔助排便。
10月29日上午11時左右,經過多方協調,受傷雪豹被送往青海省交通醫院放射科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為防止雪豹過早清醒后移動身體甚至傷人,陪同檢查的工作人員還準備了麻醉藥劑。”青海省交通醫院放射科主任梁盛忠介紹,“該只雪豹頸椎、胸椎、腰椎、尾椎部位均未發現脊柱及脊髓損傷,基本可以排除神經損傷致癱的可能,但在雪豹腹部發現有腹腔積水。”
與此同時,雪豹血常規及血液生化檢查顯示,該雪豹血鈣水平明顯偏低,同時有較嚴重的發炎癥狀,做出止痛、消炎、補鈣、利尿并營養神經的治療方案。
“10月29日晚間,雪豹麻醉藥徹底失效后,通過自主采食,吃掉了整只兔子,包括內臟和骨骼。”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飼養員趙海龍說,由于兔子內臟對雪豹腸道的潤滑作用以及碎骨對雪豹腸道的刺激,多日來雪豹首次自主排便。
11月2日,青海省野生動物救護繁育中心再次對雪豹進行復查,發現血鈣和白細胞恢復正常,腹部積水消失,雪豹后肢反應明顯。
“后續治療中,去除利尿藥物,增加紅外線理療和肌肉按摩,幫助雪豹恢復后腰和腿部肌肉。”青藏高原野生動物園獸醫何順福介紹,從本月3日開始,雪豹身體各項機能均在良好恢復中,目前已能夠自主站立,并在無輔助情況下踉蹌前行,恢復基本行走能力。
“(雪豹)除腰部及后肢力量尚未完全恢復外,后肢尚有外傷,其他治療基本完成。”齊新章表示,若雪豹不能恢復至最佳狀態,不具備野外生存能力,救護中心將會將其轉移至雪豹繁育基地參與雪豹人工繁育。(完)

